2020年**月**日至**月**日,我随市人大常委会常委会调研组,赴云南省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就云南省民族特色旅游业及旅游产品开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传统手工业、食品和餐饮业等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及兴边富民行动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基本情况在云南期间,我们先后学习考察了昆明市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展销商城、鲜花种植基地和花卉交易市场,大理市下关镇万花社区和湾桥镇古生村,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族特色产品展示销售街区,深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和基诺山基诺族乡洛特村等民族特色发展示范村,参观了第二十二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

  学习考察中,我们每到一处,都要与当地少数民族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以及业内人士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及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情况,从中领略到了云南这一片红土高原上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体会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民俗民族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的感受到了云南省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产业和边境贸易旅游中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主要印象(一)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扩大,多视角增强发展后劲云南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古城古镇、特色产业等优势,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昆明市鲜花交易市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民族展示街区、西双版纳基诺族乡洛特村特色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街镇的打造,使云南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让民族特色优势产业焕发出了时代光华。

  1.以“位”促优,让城市品牌叫得更响云南有“植物王国”的美誉,鲜花四季不败。鲜花做成的产品成为云南最大的亮点之一,云南的鲜花不仅能赏能吃还能用,鲜花饼、鲜花酒、鲜花茶、还有可以用的鲜花护肤品,比如理想集团的高原玫瑰系列护肤品、青刺果系列护肤品等,均采用云南高原植株为原料。多姿多彩的鲜花产品,也成为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以南、滇池之畔,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近20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斗南花卉”已成为中国花卉行业的知名品牌,在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中占据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斗南花市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2.以“特”促优,让特色小镇独树一帜云南省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7大要素,高起点谋划、高边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并进一步加大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力度,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助推云南省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我们走进被称为南诏文化发源地的小城巍山,总会惊叹于此地的建筑、美食,更惊叹于它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文风貌。如今,乘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大理巍山古城凭借独有的“南诏IP”,成为云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排头兵。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基诺族的故土,也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是西双版纳景洪市辖区内一个有名的山区。近年来,基诺山乡把绿色、生态作为跨越式发展主基调,念好“山”字经,打好民族特色文化牌,开发生态旅游,促进基诺族村民增收。基诺上乡充分利用基诺族的传统节日“特懋克”、开展“基诺山货赶街日”活动、举办“基诺民族风味美食赛”、举办“攸乐古茶文化节”等活动,充分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引八方游客,促农民增收。

  像大理巍山、基诺山这般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质山水风光的“小镇资源”,在云南还有很多。

  3.以“品”促优,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提起云南,除了山清水秀的美丽自然景观和四季如春的怡人气候外,茶叶、传统手工产品也是享誉国内外的金字招牌。云南省多地借助传统产业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有效地提升了产业品位。

  基诺山乡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手工业乐器文化、传统手工刺绣文化,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地的文化展演、公益刺绣展等活动。他们用传统手工业乐器文化创造排练的声乐舞《奇科阿咪》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中国村歌好声音金奖等5大奖项。在传统大鼓手工艺品方面,编排的《基诺山大鼓舞》荣获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铜奖,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目录,基诺山乡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了“最美乡愁村庄-巴朵村”,充分体现出了传统产业的品牌效应。

  (二)旅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全方位提升旅游品位学习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1.“记得住乡愁”扮靓美丽乡村云南省各地将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古村古镇保护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乡本土资源,打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实现旅游富民。

  云南大理古生村是生态旅游最美乡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态保护情况,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跟古生村的群众亲切座谈,总书记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四年来,古生村紧紧围绕建成为中国最美乡村为目标,以生态为本,以文化为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强化环境整治提升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着力建设更加美丽富饶、有传承有记忆的乡村。

  时隔4年,当我们走到古生村,一条条平坦整洁的青石板环绕着田野,穿越过村庄;村内被挂牌保护的一座座民居得到精心维护、修缮,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得以保留;一户户农家小院花开四季,优美干净。古生存的美景,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这里已逐渐成为大理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2.大项目引进提升旅游档次云南省各地坚持吧旅游产品升级作为打造旅游升级版的核心,实现了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有效促进了旅游产品大升级。

  近年来,西双版纳先后引进万达、中国平安、首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相继建成了万达国际度假区、世纪金源、告庄西双景等10余个大旅游大项目。同时,随着一大批万达主题乐园、傣秀剧场等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安纳塔拉、喜来登等著名酒店的建成,野象谷、望天树等著名景点的升级改造,酒吧街、购物街等时尚特色街的亮相,使当地旅游基础设施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避寒旅居、康体健身、养老养生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体系逐步展现在世界游客面前,极大地提升了旅游档次。

  3.特色民族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在云南考察期间,我们听到最多的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民族特色。考察中发现,在云南省各地的景点、景区,各地都能利用多民族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使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我们所到之处,不论是在少数民族十分集中的大理,还是在现代化都市的昆明,不论是在景区、餐厅,还是在交通车和游船上,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都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举个例子)

  互联互通并不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云南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主动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云南对外文化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突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三、成功经验(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西双版纳州深入实施了“兴边富民”工程,提出了用三年时间完成建设沿边特色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开放火遍水平、加强稳边固边建设6项工作任务。按照“兴边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州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培育壮大农林牧产品产地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珠宝玉石、木材、农产品、橡胶等特色资源深加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轻纺服装、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乡村旅游商品等加工产业,打造沿边民族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民宿、乡村生态民俗和特色餐饮,办好民族风情节,大力发展沿边旅游和跨境特色旅游,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来助推当地旅游业发展。

  (二)挖掘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旅游的灵魂在于文化,富有鲜明个性和魅力的乡村旅游才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大理市、西双版纳等地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坚持旅游的文化属性,深入挖掘和整合乡村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文化的排他性,以“记得住乡愁”为主题,开发性保护其“原真性”,打造具有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凸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努力推进并形成旅游与文化深度结合、互融共进的良好关系,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升乡村历史文化魅力,树立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

  (三)坚持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四)重视自然旅游资源保护大理市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围绕“洱海清、大理兴”全力推进环洱海流域环境保护,实施了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四大工程”,减少“三废”排放对洱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3类、一度达到2类。大理优质的森林植被、优良的洱海水质、优美的田园风光,为大理乡村旅游向生态旅游拓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

  四、几点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明显,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

  1.搞好科学规划,突出农业特色2.加大项目引进,完善基础设施3.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4.注重环境保护,推进持续发展在今后工作中要学经验,找差距;学精神,找不足;学特色,找目标。学经验,就是要学习他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经验,学习他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经验,学习他们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学精神,就是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精神,学习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学特色,就是学习他们想问题办事情实事求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他们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学习他们坚持富生富民相结合、选准发展路子。通过赴云南学习考察,对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云南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我们发展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业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调研组对上述地区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民族特色旅游业与传统手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地域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前景广阔、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调研组指出,通过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先进经验做法,把我市民族传统手工业与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手工业和民族特色旅游业及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拓延产业链,推进休闲牧家农庄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养生养老旅游项目,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和景区化,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格局;充分利用当前的政策机遇,充分挖掘民情风俗、民族特色传统手工业、食品和餐饮业及旅游产品开发等资源,选准产业方向,发展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民族特色传统手工业与民族特色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打造民族特色产业品牌,促进我市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健康蓬勃发展。